
想像一下,你要走進一間房子。
一間是窗明几淨的樣品屋,客廳、餐廳、臥室格局分明,動線流暢,你一眼就知道廁所在哪、陽台在哪,逛起來輕鬆愉快。
另一間則是堆滿雜物的倉庫,東西四處散落,走道被堵住,你想找個東西,卻像在走迷宮,最後只好挫折地轉身離開。
你的網站,想給人哪種感覺?
這個問題,就是「網站架構優化」的核心。它不只是個技術名詞,而是決定你網站「好不好逛」、「好不好懂」的基礎設計。一個好的網站架構,必須同時服務好兩位最重要的訪客:
- 真人使用者: 你的潛在客戶,他們需要輕鬆找到想要的資訊。
- 機器人爬蟲 (Googlebot): Google 的小助理,它需要有效率地讀懂你網站的全部內容。
今天,這篇文章就是你的建築指南。我們將從「為什麼要蓋」聊到「該怎麼蓋」,一步步帶你打造出一個使用者與 Google 都會愛上的網站結構。
文章目錄
為什麼我們非得聊「網站架構」?它到底重要在哪?
在動工前,我們先搞清楚,花力氣做這件事到底有什麼好處。
為使用者而建:打造絕佳的「逛街體驗」
把你的網站想像成一間大型百貨公司。一個好的網站架構,就像是:
- 清晰的樓層指南 (主導覽): 一樓是女裝、二樓是男裝、三樓是美食街… 使用者一進門就知道該往哪走。
- 明確的櫃位標示 (分類頁): 在女裝樓層,你會清楚看到「少女服飾」、「都會OL」、「運動休閒」等區塊。
- 無所不在的「您現在的位置」地圖 (麵包屑): 讓使用者隨時知道自己身在何處,可以輕鬆返回上一層或回到大門口。
如果你的網站結構混亂,就等於把顧客丟進一個沒有指標的迷宮。他們找不到想要的商品(資訊),很快就會失去耐心,轉身離開——這在網站數據上,就叫高跳出率和低停留時間,對 SEO 傷害極大。
為 Google 而建:當個體貼的「圖書館員」
現在,把 Google 爬蟲 (Googlebot) 想像成一位勤勞的圖書館員。它的任務是把你網站上所有的書(頁面)都讀過一遍,理解內容,然後放到對的書架上(建立索引)。
一個好的網站架構,能讓這位圖書館員的工作變得輕鬆愉快:
- 爬取預算 (Crawl Budget) 不浪費: 圖書館員每天的時間和精力有限。如果你的網站像迷宮,它可能會把時間都花在繞路和重複的路徑上,結果很多重要的書根本沒看到就被迫下班了。好的架構能引導它走最有效率的路徑,看完所有重要的頁面。
- 權重傳遞 (Link Equity) 更集中: 首頁就像圖書館的正門,通常最有權威。好的架構,能讓這份權威性,像水流一樣,順暢地透過內部連結,傳遞到各個分類頁和最終內容頁,提升整個網站的排名潛力。
說白了,你讓 Google 的工作變簡單,Google 就會讓你的排名之路變簡單。
網站架構的藍圖:你需要畫好的兩張設計圖
一個完整的網站架構,主要由兩部分組成:
設計圖一:層級與 URL — 網站的「骨架」
這決定了你網站的深度和頁面之間的從屬關係。最理想的結構是「金字塔型」或「樹狀」結構,並且盡量「扁平化」。
業界有個著名的「三點擊原則 (3-Click Rule)」:使用者從首頁出發,應該要在三次點擊之內,就能到達網站上的任何一個頁面。這能確保使用者和爬蟲都不會在深不見底的層級中迷路。
設計圖二:導覽與連結 — 網站的「血脈」
如果層級是骨架,那導覽和內部連結就是串連全身的血脈。它包含了使用者能看到並點擊的所有路徑,例如頁首的主導覽列、頁尾的次要連結、以及文章內容中指向其他頁面的連結。
動手施工!網站架構優化的 7 個黃金守則
藍圖畫好了,現在來看看具體的施工細節。
守則一:從心智圖開始,別急著動工
在架設網站或新增大量內容前,先用 XMind、Miro 這類的工具畫一張心智圖。把你的「首頁」放在正中央,然後像樹枝一樣,延伸出你的主要服務/分類,再往下延伸出次要分類和具體的文章/產品頁。這個步驟能幫你從宏觀角度,檢視你的結構是否清晰、合乎邏輯。
守則二:打造清晰的 URL,讓網址自己會說話
一個好的 URL 應該是簡短、易讀、且包含關鍵字的。
- 不好的例子: www.example.com/prd/p_id=123?cat=4a
- 好的例子: www.example.com/seo-service/website-architecture
使用者和 Google 都能從第二個網址,一眼就看出這個頁面的主題。
守則三:設計一個「不讓人思考」的主導覽
網站最上方的導覽列(Menu),是使用者最依賴的路標。
- 使用文字連結: 避免用圖片或複雜的 Javascript 做導覽,純文字連結對 SEO 最友善。
- 用詞要直觀: 使用大家都能理解的詞,例如「關於我們」、「服務項目」、「聯絡我們」,而不是一些充滿創意的自創詞彙。
- 項目不宜過多: 保持在 5-7 個主要項目內,如果項目太多,可以考慮用下拉式選單整理。
守則四:善用「麵包屑」,當使用者的 GPS
麵包屑 (Breadcrumbs) 就是頁面上通常會顯示的 首頁 > 分類 > 目前文章 這種路徑。它對使用者和 SEO 有雙重好處:
- 告訴使用者: 「你現在在這裡」,並且可以輕鬆點擊返回上一層。
- 告訴 Google: 這個頁面在整個網站結構中所處的位置,並強化了分類頁與首頁的內部連結。
守則五:活用「內部連結」,織一張綿密的內容網
在你的文章或頁面內容中,策略性地加入連到站內其他相關頁面的連結。這不只是「多增加連結」就好,更高階的玩法是建立「主題叢集 (Topic Cluster)」。
簡單來說,就是圍繞一個核心主題(例如:「網站架構優化」),撰寫一篇內容詳盡的「支柱頁面 (Pillar Page)」(就像你正在讀的這篇)。然後,再寫許多探討相關子主題(如:「內部連結策略」、「Sitemap 製作」)的文章,並將這些子主題文章全部連結回你的支柱頁面。
這樣做,等於是在向 Google 宣告:「嘿!關於『網站架構優化』這個主題,我就是權威!」
守則六:提交兩份地圖,一份給人、一份給機器
網站地圖 (Sitemap) 有兩種:
- HTML 網站地圖: 這是給「人」看的頁面,上面列出了網站所有的主要頁面連結,像本書的目錄。當使用者找不到路時,可以來這裡尋寶。
- XML 網站地圖: 這是給「Google 爬蟲」看的檔案。你可以透過 XML Sitemap 產生器 這類工具製作,然後提交你的 XML 網站地圖到 Google Search Console。這等於是直接交給圖書館員一份完整的館藏清單,能大大提升網站的收錄效率。
守則七:定期檢查「無效連結 (Broken Links)」
隨著網站內容增減,難免會出現一些失效的 404 連結。這些無效連結就像是地圖上的「斷橋」,會阻礙使用者和爬蟲的去路。定期使用工具檢查並修復它們,是維持網站健康的基本功。
老屋翻新:我的網站架構已經一團亂了,怎麼辦?
如果你的網站已經上線一段時間,而且結構像個雜物間,別怕,還有救。
- 自我健檢: 拿張紙,試著從首頁點擊,看要花幾步才能找到你最重要的產品或文章?是不是超過三步了?
- 盤點內容: 整理出你所有的頁面,把主題相近的群組在一起。
- 重新規劃分類: 根據盤點結果,重新設計你的主導覽和分類。
- 善用 301 轉址: 當你移動或更改頁面 URL 時,一定要做好 301 永久轉址。這等於是告訴 Google:「嘿,這本書搬到新的書架上了」,這樣才不會流失原有的排名權重。
好的架構,是會自己成長的 SEO 資產
網站架構優化,就像蓋房子的地基。它不像寫一篇爆款文章能馬上看到流量,但它決定了你的網站能蓋多高、能走多遠。
這是一項前期投入、長期回報的工作。當你的網站擁有一個清晰、穩固的結構,你會發現新增內容變得更有條理,使用者體驗自然提升,SEO 排名也會在不知不覺中,一步步向上攀升。
現在就動手吧!把你的網站,從一個容易迷路的雜物間,改造成一間讓人流連忘返、滿載而歸的精品百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