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oogle 再次更新了他們的「搜尋品質評估指南」(Search Quality Raters Guidelines,簡稱 QRG),而且目標非常明確,就是要揪出那些想用「假 E-E-A-T」來魚目混珠的內容!想知道怎麼回事?趕快看下去!
文章目錄
Google 又出招!QRG 更新直指「假 E-E-A-T」與欺騙性內容
前幾天我們才剛發布了 Google 更新了搜尋品質評估指南,「動機」與「原創」成排名新關鍵,尤其是針對「低品質內容」的定義,變得更精準、更嚴格。而這次更新更清楚、更擴大地闡述了多種 Google 希望品質評估員揪出來的「欺騙手法」。這也延續了 Google 持續優化指南的趨勢,讓評估員們更能精準抓到各種細微的品質問題。
記住!「真實性」 絕對是你 SEO 和內容策略的核心,沒有之一!
QRG 4.5.3 條款大翻新:打擊欺騙,Google 是認真的!
這次更新的重頭戲在 QRG 的 4.5.3 條款。這部分幾乎是重寫了,變得更清晰易懂,最重要的是,它擴大了打擊範圍,涵蓋了更多種類的欺騙行為。
我們可以合理推測,以前可能有些網站的欺騙手法被評估員忽略了,所以這次更新就是要補上這個漏洞。這也可能暗示著,Google 的演算法在不久的將來,會更能辨識出這些指南中描述的欺騙手法。
看看標題就知道變化有多大:
- 舊標題:「4.5.3 欺騙性的頁面目的與欺騙性的主要內容設計」
- 新標題:「4.5.3 欺騙性的頁面目的、欺騙性的網站資訊、欺騙性的設計」

整個章節都為了更清晰而做了微調和重新組織。這不完全是新政策,更像是對現有政策的詳細和細緻化版本,當然也加入了一些全新的內容。
「欺騙性目的」再升級,想騙點擊?門都沒有!
關於「欺騙性目的」,新增了這一段內容:
「欺騙性目的:
網頁故意提供不正確資訊來推廣產品,以便從營利連結的點擊中賺錢。例如:某產品推薦頁面假冒名人部落格,或基於虛假的個人獨立測試(實際上並未進行此類測試)來推薦產品。」

Google 非常有可能已經有演算法和流程來偵測和移除這類欺騙性內容的網站。雖然你可能覺得「稍微騙一下」應該不至於讓排名一落千丈,但何必冒這個險呢?專注於真實性,永遠是最安全的做法。
要搞清楚,這部分的重點不只是「在網站上放假資訊」,而是你的「目的」本身就是欺騙性的。與欺騙性目的相反的,就是植根於真實性、出於真誠意圖的目的。
小心!「假 E-E-A-T」內容,Google 盯上你了!
這次更新增加了一個全新的章節,專門針對網站上偽造的 E-E-A-T(專業性 Expertise、經驗 Experience、權威性 Authoritativeness、可信度 Trustworthiness)內容。
很多 SEO 天天喊著要「加上 E-E-A-T」,但事實是,E-E-A-T 不是你「加上去」的東西。E-E-A-T 是一個網站的內在品質,體現在研究網站、了解網站以及消費內容的整體體驗中,這些體驗可能會產生訪客對網站的訊號。
來看看 Google 對「假 E-E-A-T」內容的指南:
「網頁或網站提供欺騙性的商家資訊。例如,某網站宣稱擁有實體『磚瓦店面』,但實際上只在線上營運。雖然純線上業務沒有問題,但聲稱擁有實體店面(例如:使用假照片、假實體店地址)就是欺騙。
網頁或網站使用『假的』擁有者或內容創作者檔案。例如,使用 AI 生成的內容搭配虛構的『作者』檔案(AI 生成的圖片或欺騙性的創作者描述),使其看起來像是真人撰寫的內容。
關於創作者專業性的資訊不實且具有欺騙性。例如,作者或創作者檔案不正確地聲稱擁有某種證照或專業知識(例如:內容創作者謊稱自己是醫療專業人士),以使內容看起來比實際上更值得信賴。」

看到沒有?想用 AI 生成一些假專家、假醫生、假律師來撐場面?或是明明是個一人公司,卻搞得像跨國大企業有實體店面?Google 說:NO!
欺騙性內容、按鈕和連結:別把使用者當傻瓜!
新的品質評估指南也針對那些使用欺騙性手段,誘使使用者執行非預期操作的網站。這種極端的欺騙行為,正常的網站主應該都不會這麼做啦!
以下是「欺騙性設計」章節新增的內容:
「頁面上有設計欺騙性的按鈕或連結。例如,彈出視窗、插頁廣告或頁面上的按鈕或連結,其設計看起來像是在做一件事(例如關閉彈出視窗),但實際上卻有不同的結果,是大多數人不會預料到的,例如下載一個應用程式。
頁面標題具有誤導性,或標題與頁面內容完全無關。期望看到與標題相關內容而來到該頁面的人會感到被欺騙或受騙。」

這種「假關閉按鈕,真下載病毒」的奧步,或是標題黨釣魚文,Google 也是零容忍!
此次更新對 SEO 的影響
這次的更新意味著 Google 對網站真實性的要求進一步提升。SEO 從業者需要確保網站內容的每一個面向都體現出真實性,而非僅追求表面上的 EEAT。以下是幾個關鍵影響:
- 內容真實性成為核心:假冒資訊或虛假背書可能導致排名下降,甚至被移除出搜索結果。
- YMYL 網站受影響更大:涉及健康、財務等敏感主題的網站需特別注意,建立真正的專業知識和可信度。
- 使用者體驗至上:誤導性設計不僅影響使用者信任,也可能觸發 Google 的演算法懲罰。
更新類型 | 具體例子 | 對 SEO 的影響 |
---|---|---|
欺騙性目的 | 假名人推薦、虛假產品測試 | 可能導致排名下降,需確保資訊真實性 |
欺騙性 EEAT 內容 | 假實體店面、AI 虛假作者個人檔案 | 需建立真實的專業背景,避免虛假聲稱 |
欺騙性設計 | 誤導按鈕、標題與內容不符 | 影響使用者體驗,可能觸發演算法懲罰 |
這次更新,你必須知道的三件事!
「欺騙性目的」定義更廣
4.5.3 條款現在明確包含了新的欺騙性頁面意圖範例,例如假代言或偽造的產品測試報告。
修訂強調了欺騙性目的不僅僅是錯誤資訊,還包括內容背後誤導性的動機。
嚴打「假 E-E-A-T」內容
新增了一個子章節,專門處理 E-E-A-T 的欺騙性陳述,包括:
- 假的商家詳細資料(例如,假裝有實體店)。
- 虛構的作者檔案或 AI 生成的虛擬人物。
- 對創作者專業性的虛假聲明,例如未獲得的專業證照。
小心「欺騙性設計」與 UI 操作
評估指南特別指出了操縱性的介面元素,例如:
- 假裝關閉彈出視窗卻觸發下載的按鈕。
- 與內容不符的誤導性頁面標題。
總結
這次 Google 在 2025 年對搜尋品質評估指南的更新,大幅擴展了評估員識別欺騙性網頁內容的方式。更新明確了涉及頁面目的、虛假 E-E-A-T 內容以及誤導性設計元素的欺騙行為,再次強調了真實性在 SEO 和內容策略中的核心地位。
這次更新的目的,就是要幫助評估員更有效地辨識那些可能誤導使用者或藉此膨脹排名的操縱手法,同時也指出了 Google 目前正重點關注的低品質內容類型。這次指南更新是一個重新審視網站和內容策略的機會,確保一切以真實性為重點。
所以,各位 SEO 同好們,別再想著走捷徑、耍小聰明了!「真實性」才是關鍵。用心經營你的內容,提供真正有價值的資訊,建立使用者信任感,這才是長久在 Google 搜尋結果中屹立不搖的關鍵!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未來的搜索引擎演算法變更中立於不敗之地。隨著數位行銷環境的演進,真實性和使用者信任將成為長期競爭的關鍵。